本报记者杜丽娟北京报道财政政策发力适当靠前,赤字率如何调整成为接下来市场普遍关注的话题。
2月18日,财政部部长刘昆在《人民日报》发表文章称,2023年,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,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中央要求,“提升效能,更加注重精准、可持续”。
文章提出,要适当确定赤字率,科学安排债务规模,有效防范化解风险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虽然文章未对具体的赤字率做出安排,但结合今年宏观形势和经济增速情况等考虑,预计今年的财政赤字率会和去年水平相当。
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后,这几个月地方应该能感觉到财政政策在积极发力,不过前提都是稳字当头,这意味着财政虽有扩张性表现,但总基调不会特别激进,因此赤字率也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。
”一位财税人士如此判断。
传统意义上,政府财政赤字率的天花板为3%,不过在疫情影响下,20230年我国首次将财政赤字率提高至3.6%,之后的2023年赤字率降至3.2%,相比20230年虽有所降低,但依然超过了3%。
从理论上看,2023年3.2%的赤字率仍具有扩张内涵,但作为我国名义财政赤字率第二次超过3%,这一政策体现了财政政策的积极取向。
财政部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《2023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》指出,2023年赤字率按3.2%左右安排,既体现了财政政策的积极取向,又释放出我国不搞“大水漫灌”式强刺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明确信号,并为今后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留出政策空间。
“从赤字率看,2023年财政政策的刺激力度略小于20230年,但扩张性特点仍然存在,这主要是保证财政政策在提质增效、更可持续方面的稳定性,从这个角度看,2023年赤字率在稳字当头的背景下,可能更强调政策的稳健性。
”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说。
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,2023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,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。
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,财政部门是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,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,科学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,增强做好跨周期调节、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担当,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。
在《人民日报》署名文章中,刘昆指出,增强财政政策可持续性,就是要统筹需要和可能安排财政支出,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不好高骛远、吊高胃口,要适当确定赤字率,科学安排债务规模,有效防范化解风险。
他表示,财政赤字要保持合理水平,扩大财政支出规模,而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,2023年财政政策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,加快支出进度。
根据财政部的统计,2023年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.25万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7%;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.63万亿元,同比增长0.3%,基层“三保”(保基本民生、保工资、保运转)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。
在支出结构上,政策重点支持科技攻关、生态环保、基本民生、区域重大战略、现代农业和“十四五”规划重大项目,并完善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,加强分配方案备案审核,健全直达资金监控体系,促进了财政资金规范高效安全使用。
有关数据显示,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常态化实施并扩大范围后,中央财政2.8万亿元直达资金效能继续提升,债务风险逐步化解,财政可持续性明显增强。
对于债务风险,刘昆在文章中称,要持续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,完善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,抓好低风险地区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,配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。
记者了解到,当前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、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已成为各地政府经济保证增长的重要措施。
今年召开的地方两会中,多个省份也在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明确2023年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,化解隐性债务存量,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。
其中湖南省召开的地方两会就提出,要强化专项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。
在财税人士看来,对债务风险的防范,意味着今年地方政府对专项债券的管理不会放松。
而在地方政府杠杆率逐季增加的情况下,全面遏制隐性债务风险逐渐成为财政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内容。
此前,财政部曾明确表示要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,并按照“谁举债,谁偿还”原则,落实举债风险的主体责任,避免偿债风险过度向省级财政集聚。
(编辑:郝成校对:颜京宁)
本报记者杜丽娟北京报道财政政策发力适当靠前,赤字率如何调整成为接下来市场普遍关注的话题。
2月18日,财政部部长刘昆在《人民日报》发表文章称,2023年,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,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中央要求,“提升效能,更加注重精准、可持续”。
文章提出,要适当确定赤字率,科学安排债务规模,有效防范化解风险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虽然文章未对具体的赤字率做出安排,但结合今年宏观形势和经济增速情况等考虑,预计今年的财政赤字率会和去年水平相当。
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后,这几个月地方应该能感觉到财政政策在积极发力,不过前提都是稳字当头,这意味着财政虽有扩张性表现,但总基调不会特别激进,因此赤字率也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。
”一位财税人士如此判断。
传统意义上,政府财政赤字率的天花板为3%,不过在疫情影响下,20230年我国首次将财政赤字率提高至3.6%,之后的2023年赤字率降至3.2%,相比20230年虽有所降低,但依然超过了3%。
从理论上看,2023年3.2%的赤字率仍具有扩张内涵,但作为我国名义财政赤字率第二次超过3%,这一政策体现了财政政策的积极取向。
财政部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《2023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》指出,2023年赤字率按3.2%左右安排,既体现了财政政策的积极取向,又释放出我国不搞“大水漫灌”式强刺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明确信号,并为今后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留出政策空间。
“从赤字率看,2023年财政政策的刺激力度略小于20230年,但扩张性特点仍然存在,这主要是保证财政政策在提质增效、更可持续方面的稳定性,从这个角度看,2023年赤字率在稳字当头的背景下,可能更强调政策的稳健性。
”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说。
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,2023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,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。
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,财政部门是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,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,科学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,增强做好跨周期调节、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担当,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。
在《人民日报》署名文章中,刘昆指出,增强财政政策可持续性,就是要统筹需要和可能安排财政支出,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不好高骛远、吊高胃口,要适当确定赤字率,科学安排债务规模,有效防范化解风险。
他表示,财政赤字要保持合理水平,扩大财政支出规模,而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,2023年财政政策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,加快支出进度。
根据财政部的统计,2023年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.25万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7%;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.63万亿元,同比增长0.3%,基层“三保”(保基本民生、保工资、保运转)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。
在支出结构上,政策重点支持科技攻关、生态环保、基本民生、区域重大战略、现代农业和“十四五”规划重大项目,并完善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,加强分配方案备案审核,健全直达资金监控体系,促进了财政资金规范高效安全使用。
有关数据显示,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常态化实施并扩大范围后,中央财政2.8万亿元直达资金效能继续提升,债务风险逐步化解,财政可持续性明显增强。
对于债务风险,刘昆在文章中称,要持续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,完善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,抓好低风险地区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,配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。
记者了解到,当前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、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已成为各地政府经济保证增长的重要措施。
今年召开的地方两会中,多个省份也在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明确2023年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,化解隐性债务存量,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。
其中湖南省召开的地方两会就提出,要强化专项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。
在财税人士看来,对债务风险的防范,意味着今年地方政府对专项债券的管理不会放松。
而在地方政府杠杆率逐季增加的情况下,全面遏制隐性债务风险逐渐成为财政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内容。
此前,财政部曾明确表示要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,并按照“谁举债,谁偿还”原则,落实举债风险的主体责任,避免偿债风险过度向省级财政集聚。
(编辑:郝成校对:颜京宁)
目录
- 1 老秦
- 2 澳门赌场轮盘迷你tum二十一点免费游戏
- 3 Baccarat超级六股权RAS拉斯维加斯老虎机游戏
- ▪ 男人女人那个
- ▪ 女m跪着趴着调教
- 4 和邻居偷爱真实经历
- ▪ 如何赢得体育赌注在线赌场优惠券
- ▪ 澳门赌场行业状态黑色千斤顶计数率
- 5 赌场30,000赢了优惠券赌场新优惠券
- 6 Kim的Life Baccarar Live Casino网站
- ▪ 欧美男同tv
- ▪ 抵抗清纯女子校生系列
- ▪ resistere vale
- 7 男女裸体做爰图片
- ▪ 错嫁豪门冷少的替身妻
- ▪ pp网一手货源
- ▪ 二十一点卡Subakara网站优惠券
- ▪ 免费crush踩踏视频的vk
- ▪ 美女露全身永久免费网站
- 8 Jeongseon赌场戴法律赌场现场运营
- ▪ 十大大型解决方案toto
- ▪ 新赌场新优惠券赌场优惠券
- ▪ 亚洲免费a
- ▪ 三色影院
学籍档案在哪里找《学籍档案在哪里找》由来
编辑学籍档案在哪里找《学籍档案在哪里找》起源